學生之家

 從古至今,家國情懷是無數仁人志士筆墨下流淌出來的最為崇高而偉大的精神。家與國的命運、個人與中華的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新冠肺炎疫情中,無數的80後、90後成為這場抗疫戰争的先鋒主力軍,青年人成為家與國新的希望與未來。在五四青年節即将到來之際,2020年5月3日下午三點,曆史學系2018級碩士研究生依托曆史學系“經典閱讀季”系列活動,在騰訊會議召開“吾國吾民--古今愛國名篇分享”。從古今中外的愛國名篇中,感受那個時代文人墨客内心細膩豐富的家國情懷,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在分享會中,2018級參會同學展示了自己的選讀名篇,并給出了推薦理由。


推薦名篇:《憶秦娥·婁山關》

推薦人:張校博

推薦理由:《憶秦娥·婁山關》這首詞描寫的是紅軍長征攻打婁山關後,毛主席鼓勵紅軍戰士“不怕失敗,從頭再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人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樣的精神同樣适用于現在。當前,新冠病毒疫情席卷全球。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基本戰勝了疫情。但是疫情帶給人民的苦難并未随疫情一起消退。人民面對的是疫情之後的恢複重建工作,以及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工作。我們正應該學習“長征精神”的百折不撓,“而今邁步從頭越”。疫情過後作為學生的我們,要努力學習,不造謠不傳謠,保持衛生,注意防範,全身心投入到接下來的生活中,不斷地提升自己,充實自己,穩步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推薦名篇:《念奴嬌·昆侖》

推薦人:李聰慧

推薦理由:《念奴嬌·昆侖》的作者是毛澤東,作于1935年冬天。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當時,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的最後一段行程,即将到達陝北,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昆侖山脈有感而作。

這首詞的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毛澤東在這部詞中的胸懷不僅僅是容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而且容納了整個人類世界。這首詞的上阙講的基本是“橫空出世”的大膽想象。作者從時間和空間上讓讀詞人感受昆侖山的遺世獨立和雄踞天外,空間上的廣闊和時間上的曠遠均體現了這一點。同時,作者又将昆侖山周圍的山峰比作條條飛舞的巨龍,随後将自己的主觀意志不自覺地滲透到對昆侖山的想象之中,通過昆侖山看遍人間疾苦來表達自己的憤世嫉俗。下阕增加了作者“三截昆侖”的雄奇設想。這反映出作者希望實現全人類的團結與解放。筆者認為,這種奇偉的想法恰好反映出毛澤東對革命未來充滿希望,相信革命一定會取得勝利的信心,體現了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反抗帝國主義壓迫的大無畏精神。


推薦名篇:《鄉愁》

推薦人:譚暢

推薦理由:《鄉愁》是著名詩人餘光中漂泊異鄉,遊弋于海外回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字數寥寥,情真意切。對于常人而言,鄉愁是對故鄉的懷念,對家人的想念,但對于數以萬計的因戰亂而背井離鄉的海峽對岸的同胞們,鄉愁也是他們愛國情感的一種表達。現在我們已經可以自由的往返于海峽兩岸:探親、訪學、經商,但在當時對大陸母親的懷念隻能通過詩歌來表達。不論是為了保全我們的小家還是共築中華民族的大家,和平統一都是海峽兩岸民衆不變的追求。


推薦名篇:《少年行》前三首

推薦人:任仟

推薦理由:《少年行》前三首是王維創作的極具遊俠氣質的組詩。不同于王維晚年回歸自然,轉向性靈的寫法。這首詩這首詩的前三首反映了初唐昂揚向上的精神氣象,全詩以遊俠少年為主角,意氣風發,懷揣對世界的好奇,奔赴邊塞,不畏艱險的環境,将初入世事豪邁直率帶入沙場。死生亦大矣,少年對生死無所畏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将自身價值與報國緊密結合,遊俠之英雄氣概不局限于自身,更是其背後對國與民的關懷,充分體現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推薦名篇:《從軍行》

推薦人:錢一平

推薦理由:《從軍行》是盛唐詩人王昌齡的代表作之一。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戍邊将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将士豪壯的誓言。感情悲壯。末句并非嗟歎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争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将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并不回避戰争的艱苦。


推薦名篇:《關山月》

推薦人:徐甯

推薦理由:陸遊的《關山月》一詩作于宋軍在符離大敗與金議和後的第十五年,描繪了三幅圖景,戍邊戰士報國無門,戍邊不戰;豪門貴族子弟縱情享樂,不思複國;中原遺民望月落淚,盼望收複失地。這樣鮮明的對比,表現出了陸遊他對南宋朝廷妥協投降的譴責;對于愛國将士報國無門的憤懑不平;對于遺民的同情,同時也表現出了自己的無能為力與悲哀。雖然他對此悲哀,但他并沒有自暴自棄,仍是寫下了這麼多的詩篇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同時也為我們了解那個時代的曆史提供便利。

每個時代的愛國表現在形式上都會有一定的不同。現如今,愛國的形式則變得更多了。就比如此次新冠疫情,國家積極處理,一線工作者發揮他們的價值,普通民衆積極響應國家的号召,這都是我們愛國的表現,與南宋時期的表現全然不同。


推薦名篇:《我愛這土地》

推薦人:陳燕華

推薦理由:《我愛這土地》寫于1938年11月17日,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猖狂地踐踏中國大地。艾青和當時文藝界許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漢,彙集于桂林。作者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便寫下了這首詩。

作者把自己想像成“一隻鳥”,永遠不知疲倦地圍繞着祖國大地飛翔。全詩表現出一種“憂郁”的感情特色,這種“憂郁”是源自民族的苦難,因為當時祖國陷于災難之中。但作者也抱有樂觀的信念,他深深愛着的這土地,正在經曆着一場曆史的大搏鬥,大變革。人民在奮起,民族在覺醒,“無比溫柔的黎明”已經指日可待了……先是憂郁,後是樂觀,當我們為作者不斷的歌唱——頑強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時,詩篇卻陡然來了一個大的轉折——我死了,讓身軀肥沃土地。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的執著的愛。這首詩篇幅短小,構思精巧,作者借“鳥”的形象,象征性地表現了自己決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與土地生死相依、忠貞不渝的強烈情感。至此,詩的感情已達到了高潮。在詩中,虛境和實境的結合與對應。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曆史環境,因為詩離不開詩人的體驗,詩人的情感也必須融合在時代的痛苦與歡樂中。整首詩表達對土地最真摯、深沉的愛。


推薦名篇:《過零丁洋》

推薦理由:洪珊珊

推薦理由:“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南宋名臣文天祥,生于國家風雨飄搖之時,毀家纾難;起兵于國家危難之際,為國盡忠。在被元軍俘獲誘降時,文天祥寫下《過零丁洋》一詩,是以明志。文氏在詩中回顧了自己坎坷如浮萍飄零的一生,在惶恐灘頭回憶過往的慘痛。然而,尾聯“人生自古誰無死?”卻從疾苦中呐喊出高昂的語調,并以“留取丹心照汗青”作為答案,告知世人其不屈的民族氣節與舍生取義的生死觀。


推薦名篇:《有感》

           譚嗣同

春愁無處安放,無法派遣,無言以對。

詩人痛哭流涕,痛心疾首,痛徹骨髓。

神州滿身瘡痍,滿堂喑啞,滿目衰微。

兆民何則多舛,何枝可依,何以家為?

    百年蒼黃逝,一統更待誰?

    明月今又見,台灣歸不歸……

推薦人:黃健

推薦理由:此詩作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春。先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清廷因甲午戰敗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全島及附屬島嶼。這使得譚嗣同悲憤難抑。


推薦名篇: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

                   (清) 林則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推薦人:武小力

推薦理由:這首詩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十一日,林則徐在河南黃河工地治理好水患後,自西安啟程赴伊犁,臨行前寫的告别家人的詩。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将國事和家愁交織在一起,在溫情中透出一種雄健的英雄氣概。語氣平和,但也蘊含着内心壓抑的情感。全詩的第二聯對仗工整,已成為百餘年來廣為傳頌的名句,體現了林則徐甘願為國家犧牲、不計較個人禍福的情懷以及剛正的品德。


推薦名篇:《春望》

推薦人:程航

推薦理由:杜甫《春望》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赅,充分體現了“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且這首詩結構緊湊,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的感歎憂憤。表現了在典型的時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時代的人們熱愛國家、期待和平的美好願望,表達了大家一緻的内在心聲。


推薦名篇:《給梁再冰》

推薦人:趙蘇豫

推薦理由:林徽因的《給梁再冰》,是一封在誰都不知道中國未來如何的情境下寫的信, 體現了林徽因作為一個愛國知識分子對中國未來必勝的信心。此後,她與梁思成先生輾轉半生,為中國建築學界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和平年代下的我們,也正面臨着一件不知人類未來如何的疫情,但是我們懷着必勝的信心。那麼,新時代的青年,又應該如何做,想和大家分享一句格言: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推薦名篇:《江城子•密州出獵》

推薦人:馬丹

推薦理由:當今,和平和發展是主流,但保家衛國的精神是延續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并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砺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的六點希望。這六點希望,深刻诠釋了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具體内涵,為青年一代健康成長指明了正确道路。所以 我們應該以此為精神指導,提高自身修養,為國貢獻力量。


推薦名篇:《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争地圖》

                  秋瑾

萬裡乘風去複來,隻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顔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将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推薦人:倪萍

推薦理由:在茫茫的海面上,年輕的女革命家,隻身一人,踏着波濤,英姿飒爽,為祖國前途,革命事業奔走操勞,俠義之氣直沖霄漢,把詩人積極向上的昂揚鬥志深刻而形象地表現出來。女革命家萬裡重洋,隻身漂渡,為尋真理救祖國,回還往複,上下求索。一張日俄戰争圖撞入她的視線,它卻代表了一場罪惡的戰争,書寫着民族的屈辱。詩人由此仿佛看到了東北大地的戰火,感到了祖國命運的危急,一時心潮難平,禁不住發出了蓄勢千鈞的吼聲。

中華民族如今已經站起來、富起來了,但仍需居安思危。回顧曾經那段屈辱的曆史,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要更加奮發圖強,有憂患意識,時刻銘記心中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


推薦名篇:《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推薦人:郭丹

推薦理由: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用非常高明的比興藝術,表達了深沉的愛國沉思。這首詞寫作者登郁孤台遠望,借水怨山,抒發國家興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曆史回憶,抒發家國淪亡之悲怆和收複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發愁苦與不滿之情。全詞對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卻是淡淡叙來,不瘟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超,堪稱詞中瑰寶。


最後,李瑞璞同學抒發了自己的感想,聆聽了各位同學對從古至今的愛國詩詞的介紹,認識到,在曆史上我們的祖國經曆過很多艱難險阻。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人們探尋救國之路的努力,從來沒有停止過。盡管有諸多困難,但我們的祖國仍不斷昂首向前,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奮發進取。我們是偉大祖國的一份子。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腳踏實地,将文章書寫在祖國的大地之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