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隊伍

楊奎松

職稱:教授

詳細說明

       1953年10月生,重慶市人。曆任中共中央黨校編輯、中國人民大學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史,著有《忍不住的關懷――新中國建國前後的書生與政治》;《“中間地帶”的革命――從國際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研究》(一、二);《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開卷有疑――中國現代史讀書劄記》;《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系之研究》;《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内戰與危機――中國近代通史第八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失去的機會?――戰時國共談判實錄》;《海市蜃樓與大漠綠洲――中國近代社會主義思潮研究》等專著二十餘種,并在China Quarlerly;Diplomatic History; Cold War History以等美、英、日、韓及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學術雜志上,發表了研究論文約200篇。

       所著《中間地帶的革命――從國際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及合著《中蘇關系史綱》等,曾分獲教育部社科類圖書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多部專著被推為自2007年以來各大報刊年度十大優秀圖書之一。

專著目錄

1. 《忍不住的關懷――1949年前後的書生與政治(增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2. 《革命》四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3. 《談往閱今――中共黨史訪談錄》,九州出版社,2012年。

4. 《讀史求實――中國現代史讀書劄記》,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5. 《中間地帶的革命――從國際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研究(政治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研究(外交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8. 《學問有道――中國現代史訪談錄》,九州出版社,2009年。

9. 《民國人物過眼錄》,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 《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11. 《中蘇關系史綱》(與沈志華等合著),新華出版社,2007年。

12. 《開卷有疑――中國現代史讀書劄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 《中國近代通史》(第八卷:内戰與危機),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 《走近真實-中國革命的透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5. 《中山先生與俄國》(與蔣永敬合著),台北中山基金會,2001年。

16. 《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出版繁體中文版);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修訂版。

17. 《中國共産黨與莫斯科的關系》(1920-1960),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18. 《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系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修訂版)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再修訂版)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19. 《抗日戰争時期中國對外關系》(與陶文钊、王建朗合著),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20.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1. 《失去的機會?-戰時國共談判實錄》,廣西師大出版社,1992年;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22. 《中間地帶的革命-中國革命的策略在國際背景下的演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23. 《海市蜃樓與大漠綠洲-中國近代社會主義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4. 《共産國際和中國革命(與楊雲若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代表論文

1、《晉西事變與毛澤東的應對策略》,《史學月刊》,2016年第1期。

2、《抗戰初期中共軍事發展方針變動的史實考析――兼談所謂“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方針的真實性問題》,《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6期。

3、《一位美國傳教士在燕京大學的“解放”歲月――圍繞範天祥教授的日記和書信而展開》,《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期。

4、《閻錫山與共産黨在山西農村的較力――側重于抗戰爆發前後雙方在晉東南關系變動的考察》,《抗日戰争研究》,2015年1第1期。

5、《公理與強權的博弈――從曆史角度看戰後國際秩序發展的前途與困擾》,《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6期。

6、《蔣介石與戰後國民黨的“政府暴力”――以蔣介石日記為中心的分析》,《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

7、《1946年安平事件真相與中共對美交涉》,《史學月刊》,2011年第4期。

8、《新中國成立初期清除美國文化影響的經過》,《中共黨史研究》,2010年第10期。

9、《關于中條山戰役過程中國共兩黨的交涉問題――兼與鄧野先生商榷》,《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

10、《新中國的革命外交思想與實踐》,《中共黨史研究》,2010年第4期。

11、《中國内戰時期美國在華情報工作研究(1945~1949)》,《史學月刊》,2009年第3期。

12、《從供給制到職務等級工資制――新中國建立前後黨政人員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變》,《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3、《武漢國民黨的“聯共”和“分共”》,《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4、《抗戰期間國共兩黨的敵後遊擊戰》,《抗日戰争研究》,2006年第2期。

15、《建國前後中國共産黨對資産階級政策的演變》,《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6、《新中國“鎮壓反革命”運動研究》,《史學月刊》,2006年第1期。

17、《一九二七年南京國民黨“清黨”運動研究》,《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18、《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六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對中國局勢的評估和預測》,《中共黨史研究》,2005年第6期。

19、《蔣介石、張學良與中東路事件之交涉》,《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20、《國民黨人在處置昆明學潮問題上的分歧》,《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5期。

21、《新中國鞏固城市政權的最初嘗試――以上海“鎮反”運動為中心的曆史考察》,《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22、《一九四六年國共四平之戰及其幕後》,《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3、《毛澤東與兩次台海危機――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中國對美政策變動原因及趨向(續)》,《史學月刊》,2003年第12期。

24、《毛澤東與兩次台海危機――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中國對美政策變動原因及趨向》,《史學月刊》2003年第11期。

25、《蔣介石從“三二0”到“四一二”的心路曆程》,《史學月刊》,2002年第6期。

26、《蔣介石從“三二○”到“四一二”的心路曆程(續)》,《史學月刊》,2007年第7期。

27、《“容共”,還是“分共”?――1925年國民黨因“容共”而分裂之緣起與經過》,《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8、《國民黨走向皖南事變之經過》,《抗日戰争研究》,2002年第4期。

29、《走向“三二○”之路》,《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30、《關于解放戰争中的蘇聯軍事援助問題――兼談治學态度并答劉統先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

31、《孫中山與共産黨――基于俄國因素的曆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32、《蔣介石與1936年綏遠抗戰》,《抗日戰争研究》,2001年第4期。

33、《中蘇國家利益與民族情感的最初碰撞――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為背景》,《曆史研究》,2001年第6期。34、《評<抗美援朝戰争史>》,《史學月刊》,2001年第6期。

35、《新中國從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變》,《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

36、《蔣介石抗日态度之研究――以抗戰前期中日秘密交涉為例》,《抗日戰争研究》,2000年第4期。

37、《對1999年<中共黨史研究>的點滴解剖》,《中共黨史研究》,2000年第1期。

38、《美蘇冷戰的起源及對中國革命的影響》,《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39、《抗戰期間國共關系研究50年》,《抗日戰争研究》,1999年第3期。

40、《50年來的中共黨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41、《評<中國共産革命七十年>》,《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42、《陳獨秀與共産國際――兼談陳獨秀的“右傾”問題》,《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2期。

43、《毛澤東發動延安整風的台前幕後》,《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44、《張學良反蔣問題之探讨》,《曆史研究》,1997年第6期。

45、《毛澤東為什麼放棄新民主主義――關于俄國模式的影響問題》,《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46、《西安事變期間“三位一體”的軍事協商與部署》,《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6期。

47、《從共産國際檔案看中共上海發起組建立史實》,《中共黨史研究》,1996年第4期。

48、《張學良與西安事變之解決》,《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第5期。

49、《毛澤東為什麼放棄新民主主義――關于俄國模式的影響問題》,《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50、《張學良反蔣問題之探讨》,《曆史研究》,1997年第6期。

51、《向忠發是怎樣一個總書記?》,《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52、《遠東各國共産黨及民族革命團體代表大會的中國代表問題》,《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53、《“江浙同鄉會”事件始末》,《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54、《“江浙同鄉會”事件始末(續)》,《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55、《華德事件與新中國對美政策的确定》,《曆史研究》,1994年第5期。

56、《蘇聯大規模援助中國紅軍的一次嘗試》,《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

57、《有關張學良加入中共問題的探讨》,《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4期。

58、《瞿秋白與共産國際》,《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6期。

59、《實事求是地總結抗戰史的經驗與教訓》,《抗日戰争研究》,1995年第3期。

60、《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對日軍事戰略方針的演變》,《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61、《中國共産黨抗日外交戰略的形成》,《中共黨史研究》,1995年第4期。

62、《1946年國共兩黨鬥争與馬歇爾調處》,《曆史研究》,1990年第5期。

63、《關于1936年國共兩黨秘密接觸經過的幾個問題》,《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1期。

64、《“立三路線”的形成及中共中央與共産國際和遠東局的争論》,《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1期。

65、《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4期。

66、《關于蘇聯、共産國際與中國大革命關系的幾個問題》,《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

67、《七七事變前部分中間派知識分子抗日救亡主張的異同與變化》,《抗日戰争研究》,1992年第2期。

68、《中國共産黨對中國資産階級的認識及其策略》,《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

69、《皖南事變前後毛澤東的形勢估計和統戰策略的變動》,《抗日戰争研究》,1993年第3期。

70、《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曲折與前瞻》,《中共黨史研究》,1993年第1期。

71、《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形成》,《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3期。

72、《抗日戰争爆發後中國共産黨對日軍事戰略方針的演變》,《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2期。

73、《王明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方針形成過程中的作用》,《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

74、《關于共産國際與中國共産黨“聯蔣抗日”方針的關系問題》,《中共黨史研究》,1989年第4期。

75、《中國共産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形成與共産國際》,《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4期。

Baidu
sogou